#weight #pi #taskpool

pi_weight

Weight tree, Used to store content with weight values

1 unstable release

0.1.0 Mar 1, 2022

#50 in #weight


Used in pi_weight_task

MIT/Apache

21KB
307 lines

权重树 用于存储带权重值的内容


lib.rs:

权重树 用于存储带权重值的内容 当堆内元素移动时,会调用回调函数,根据所在位置维护全部子节点的权重 权重树将存储值组织成一颗二叉树,每个节点会记录节点内容、节点权重、节点权重和子节点权重的总和。 同时,权重树中的二叉树是一个基于节点权重的大堆,从根到叶子节点,具有从大到小的顺序(但是左右节点的顺序不固定,这是堆的特性) 如果从权重树的顶端一个一个的弹出内容,则总是先弹出权重值最大的节点。

在实际应用过程中,权重树通常不从顶端依次弹出,而是更具外部指定的一个权重值。 权重树的一个主要用途就是任务调度,通常在一个系统中,同一时间可能存在多个任务,不同任务可能具有不同的优先级。 通常,我们希望先执行优先级更高的任务,但又不总是希望这样,在一些特殊情况下, 如一个优先级低的任务加入了任务池,后面又源源不断地加入了优先级更高地任务, 如果我们总是先执行优先级高的任务,那么在cpu密集的时间段,可能出现低优先级被饿死的情况。

权重树可以和好的解决这个问题,并且相比传统方案,具有更高的性能。 权重树的基本思想是,将任务根据权重组织为一个大堆,外部通过一个权重值来弹出一个任务,该权重值应该为一个随机的0~所有权重总和的一个值. 例如,我们有3个任务,它们的权重1、2、3, 那么,堆顶一定是最大的权重任务,剩下的两个任务(1、2)是堆顶任务(3)的子节点,它们的顺序不固定,我们假如2是3的左节点、1是3的右节点。在每个节点上记录了其自身权重。假如我们的节点数据结构为(自身权重),那么这三个节点分别是(3)、(2)、(1)。我们准备1+2+3个数字,用左闭右开的区间表示这些数字的话,即[1,7)。外部随机在这些数字中抽取一个数字,如果这个数字落在[1,4)中,这将弹出权重为3的任务;如果这个数字落在[4,6)中,则弹出权重为2的任务;如果这个数字落在[6,7)中,则弹出权重为1的任务;可以看到,权重为3的任务,弹出的概率为3/6 = 1/2;权重为2的任务,弹出的概率为2/6 = 1/3;权重为1的任务,弹出的概率为1/6 = 1/6;也正好符合我们的需求。具体算法为,假如随机到的数字是6,先找到根节点,发现6>3,跳过该节点,并且当前随机值减3,即value=6-3=3;继续遍历子节点,取到左节点,发现3>2, 跳过该节点, 并且当前随机值减2, 即value=3-2=1;继续遍历,取到右节点,发现1=1,则取除该节点,即: 节点树为 (3) (2) (1)

  • 随机值为6,过程为:random=6; 6>3, random=6-3=3; 3>2, random=3-2=1; 1<=1, 弹出权重为1的任务
  • 随机值为5,过程为:random=5; 5>3, random=5-3=2; 2<=2, 弹出权重为2的任务
  • 随机值为4,过程为:random=4; 4>3, random=4-3=1; 1<=2, 弹出权重为2的任务
  • 随机值为3,过程为:random=3; 3<=3, 弹出权重为3的任务
  • 随机值为2,过程为:random=2; 2<=3, 弹出权重为3的任务
  • 随机值为1,过程为:random=1; 1<=3, 弹出权重为3的任务

上述例子中,我们的左子树权重为2,右子树权重为1,我们知道,在堆中,左右子树没有顺序要求, 那么如果左子树为2,右子树为1,是什么情况呢? 节点树为: (3) (1) (2)

  • 随机值为6,过程为:random=6; 6>3, random=6-3=3; 3>1, random=3-1=2; 2<=2, 弹出权重为2的任务
  • 随机值为5,过程为:random=5; 5>3, random=5-3=2; 2>1, random=2-1=1; 1<=2, 弹出权重为2的任务
  • 随机值为4,过程为:random=4; 4>3, random=4-3=1; 1<=1, 弹出权重为1的任务
  • 随机值为3,过程为:random=3; 3<=3, 弹出权重为3的任务
  • 随机值为2,过程为:random=2; 2<=3, 弹出权重为3的任务
  • 随机值为1,过程为:random=1; 1<=3, 弹出权重为3的任务 可以看出,实际上,元素的位置,只是影响了随机到哪些数字是,应该弹出哪个任务, 但,权重为3的任务的弹出概率依然为1/2,权重为2的任务,弹出概率依然为1/3,权重为1的任务,弹出概率依然为1/6。依然满足我们的需求。 事实上,即便我们的根节点是权重最要的任务(权重为1),也不影响它们各自弹出的概率。那么,为什么要组织为堆的结构? 我们知道,权重越高的任务,弹出概率越大,并且,我们通过遍历的方式,寻找需要弹出的任务; 如果能够将权重大的任务排在更前面,就能更快的找到对应任务。 一种做法是,将任务组织为数组的结构,并对任务按照权重大小进行完全排序 另一种做法是,将任务组织为堆,大致对其排序。

我们选择了堆的数据结构,主要时因为: 插入时性能更好。数组的结构,插入时,依次遍历每个节点,找到对应位置进行插入。堆的结构中,可以认为天然支持二分查找,找到对应位置并插入。 那么,我们知道,如果使用数组全排序结构,弹出时,优先遍历权重大的任务,可以更快找到需要弹出的任务。如果使用堆,实际上可能先遍历到权重更小的任务,弹出性能是否不如数组呢? 事实上,堆中的每个节点我们会额外存储一个值,即自身权重和字节点权重总和(后面我们同一称自身权重为self,总权重为all) 通过对all和随机值得对比,我们可以选择是否要遍历该树的字节点,来达到二分查找的目的,比数组结构更快速! 假如我们的节点数据结构为(自身权重、自身权重和字节点权重总和),即(self,all),目前,我们有5个任务,签中分别是1、2、3、4、5、6,对应的树可能为: (6, 21) (4, 9) (5, 1) (2, 2) (3, 3) (1, 1) 在这种结构下,我们通过前面的描述可以知道,每个任务的数字分布情况为:

  • 权重为6:[1, 7)
  • 权重为4:[7, 11)
  • 权重为2:[11, 13)
  • 权重为3:[13, 16)
  • 权重为5:[16, 21)
  • 权重为1:[21, 22)

有一种能快速定位弹出任务的方法。我们通过对比随机值和权重总和,来决定是否跳过一些子树。 假如当前随机到的权重值为16: random=16; 取到根节点(后面用层+左或右来表示,如权重为4的节点成为1左节点), 16 > 6, random = 16-6 = 10; random=10; 取到1左节点, 10 > 4, random = 10 - 4 = 6; (注意此时,随机值减4之前为10,大于self+子节点总权重,即大于9,此时选择跳过遍历1左节点的子节点;即使继续遍历下去,你会发现,也无法找到想要的节点) random=6; 直接跳过1左子树,取到1右节点, 6 > 5, randomOld = 6, random = 6 -5 = 1; randomOld <= 1右.all,接下来遍历子树 random=1; 取到2左节点, 1 <= 1, 弹出2左节点;

Dependencies

~48KB